“当年节目停播,我私下里其实松了一口气,因为至少这能保住我的生命。”
(资料图片)
火遍全国的《谭谈交通》停播之后,时隔五年,曾经那个带给无数人感动的“最帅交警”谭乔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。
然而面对采访,他却苦笑着说出了这样心酸的话。
曾经那个意气风发,在节目中妙语连珠的“谭sir”,如今却满脸沧桑,像老了十岁。
每当有人跟他说:“你帮了很多人,全国观众都很喜欢你”的时候,他却只是摆摆手淡淡地说:“我帮不了别人,也帮不了自己。”
曾经那个像太阳一样温暖别人的谭乔,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
《谭谈交通》停播的背后,到底还有什么秘密?
人见人爱的“谭sir”“只要能见你一面,被你开罚单我也愿意。”
这是谭警官有一次在路边拦下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时对方说的话。
镜头前这名男子看着谭警官,眼里是止不住的崇拜,哪怕要交罚款还乐呵呵地说:“被你罚钱我心里也高兴。”
虽然谭乔还是义正言辞地教育了他一番,但是群众对“谭警官”的喜爱,可见一斑。
《谭谈交通》的“老熟人”“气球哥”,就是谭乔的忠实粉丝。
当年他身穿蓝色背心,一手举着一把气球,一手握自行车车把。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前行,看起来既威风又滑稽。
见状,谭乔赶紧把他拦下来,带到路边准备教育一番。
结果这位大哥一看到谭警官就兴奋得不得了,立刻表示:“我要送你一个喜羊羊气球,来表达我对你的爱。”
说到高兴的地方,这位大哥还当场高歌了一曲。
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也把谭乔弄得哭笑不得。
节目中的谭警官,幽默风趣,善良正直,不管遇到怎样“奇葩”的采访对象都能跟人家唠两句,在欢声笑语中就能完成交通意识教育。
然而钢铁不是一天就能炼成的,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,离不开谭乔在背后付出的努力。
2005年,成都交警队和成都电视台决定联合推出一档交通普法节目。然而由于经费不足,节目组在请主持人的问题上犯了难。
对于一穷二白的节目组来说,这个人既要熟悉交通知识,还要形象好谈吐佳,最重要的是得“物美价廉”。
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合适的,这时候突然有人说,不如就找个交警来主持吧。
这句话给节目组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,顺着这个标准找下去,有一个人闯入了他们的视线。
那个人就是交警队的“交际花”谭乔。
那时的谭乔刚进入交警队没几年,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。
他为人热情爽朗,看到别人有什么困难都会去帮忙,他幽默风趣,能说会道,是警队里的“开心果”。
形象好口才好,还是个专业的交警,这不正是节目需要的人吗?
就这样,谭乔接过了这一重任。
他深感自己的责任之重,于是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录制节目。
然而一个月过去了,《谭谈交通》的收视率一直没有起色,由于路人的不配合节目效果也大打折扣。
谭乔心里也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:“我真的适合这份工作吗?”
但是尽管如此,他也没有放弃,为了把节目做好,他每天都要看很多遍自己的节目,再对照其他专业主持人的节目观察自己的不足。
除此之外他还会让别人来给自己“挑刺”,闲暇的时候,他就跑到电视台去请教专业的人。
慢慢地,他找到了主持的门道,学会了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,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都能自如应对。
更难得的是,凭借着自己敏捷的反应和幽默的口才,他形成了自己的主持风格,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。
然而,单单靠好口才是不能完全打动观众的,真正让全国观众对谭乔心悦诚服的,还是他的那颗“赤子之心”。
世间百态,人生几度苦“警官,这五百块你拿着。”
节目开播没多久,谭乔就遇到了第一个给他“塞钱”的人。
谭乔没有接,而是问道:“你这是要贿赂我吗?”
哪知这名男子却摇了摇头,说:“这钱是我捐的,如果以后有家里困难交不上罚款的,你就从这里扣吧。”
随后,这名男子说,自己刚从局里出来,以后要洗心革面好好做人,这笔钱就当是他出来以后做的第一件好事。
谭乔接过了这笔钱,也应下了这个承诺。
谭乔在节目里上的第一节课,来源于这个曾经走错路的男人。
从那以后,谭乔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“这次我就不罚你钱了。”
只要碰见家里实在困难拿不出罚金的,谭乔都会默默替他们垫上。
节目播了13年,他就垫了13年。
有一次,谭乔在一栋居民楼下看到了一个背着“小山”的男人。他是那样瘦小,可是他身上的货物却足足比他高了两个头。
眼见这位男子就要骑上电动车,谭乔怕发生意外,连忙赶过去阻止他。
然而男子一看见谭乔身上的警服就慌了神,他被身上的货压得头都抬不起来,但还是一个劲儿地说着:“我没用电瓶车载货。”
谭乔让他把货放下来歇一会,在谭乔的询问下才知道,原来这名男子已经60岁了,靠搬货赚钱。
因为不敢用电瓶车卸货,他每次都是把货全背在身上。
谭乔告诉他这样太危险了,男子却说没办法,自己的儿子脑瘫了,妻子也是残疾人,他只能靠这点微微薄的收入赚钱养家。
谭乔听了也没有再说什么,只是掏出一百块递给他,让他保重好身体。
这样的事情在《谭谈交通》里简直数不胜数,这个小小的节目,见证了太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。
谭乔骑着车在路边巡查时,看到一个破破烂烂的三轮车,上面堆满了柴禾树枝,一个老人费力地骑着,而柴禾堆上居然还坐着一人一狗。
这简直是太危险了,谭乔立刻喊停了那辆车,停在路边询问起了情况。
“你这样骑车,你家里人就不担心吗?”
谁知大爷却说:“没有家里人了,我爸妈、老婆孩子,都死了,只剩下我和傻弟弟。”
说到这儿他又看了看车上的大黄狗:“还有一条狗,十多年了,快老死了。”
这位妙语连珠的交警第一次说不出话来,然而一旁的大爷却说:“人嘛,得往前看。”
一直安慰别人的人却反过来被安慰了,谭乔的内心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复杂。
有人说,《谭谈交通》之所以能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,就是因为它展现了真实的人间百态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。
而谭乔,就像是一个太阳,为每一个被生活的风雨打湿的过路人提供着温暖。
对于谭乔来说,和每个人的相遇都是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。
然而他没有想到,也正是这些被他视若珍宝的回忆,却险些要了他的命。
救不了别人,也救不了自己年少时的谭乔也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,那时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成为一名交警。
然而有一天,谭乔外出时无意间看到在一个十字路口,一位小女孩因为车祸当场丧命。
目睹这一惨剧的谭乔内心大受触动,他不想让这样的悲剧再一次发生,从那时起,他决定要做一名交警。
长大后,他成功进入了警校,成为了一名交通警察。
年少时许下的愿望似乎已经实现,然而他不知道的是,他梦寐以求的岗位,有一天会狠狠地伤了他的心。
2018年5月的一天,像往常一样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没能等到《谭谈交通》,反而等到了节目停更的消息。
没有预兆,没有缘由地,谭乔就这样“消失”在了人们的视线。
一直喜爱他的观众们担心不已,谭警官到底去哪了?
直到去年,“人间蒸发”的谭乔终于再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,观众们这才明白了当年的真相。
原来,当年在节目中,谭乔看尽了人们的苦难,却没有任何办法帮助他们。
对于同理心极强的谭警官来说,每一次看到别人的苦难都是一种折磨。
“世界上最难治的病是‘穷病’。”每一次听到人们诉说生活的苦难,谭乔唯有一声叹息,一些碎银。
自己身为警察,却没有办法拯救任何一个人,每一天谭乔的内心都承受着巨大的煎熬。
他救不了别人,也救不了自己。
慢慢地,他出现了抑郁症的苗头。
然而,没有人理解他,甚至曾经信任的朋友也在暗地里朝他放冷箭。
在别人看来,谭乔成为了“明星交警”,出尽了风头,于是越发看他不顺眼。
警局里的同事开始有意地排挤他,同时期的所有同事都节节高升,只有自己被困在这里。
除了一个“谭警官”的虚名,别的他什么都没有。
内心的折磨和朋友的“背刺”让他心力交瘁,每天录节目时他都感觉自己和镜头里的“谭警官”是完全“割裂”的。
“谭警官”是人人崇拜的“英雄”,而镜头外的自己却失意潦倒,郁郁寡欢。
他这才意识到,自己不是什么“英雄”,自己只是一尊自身难保的“泥菩萨”。
因此,当上级决定停更节目时,他的内心除了不舍,居然还涌现出一丝解脱。
但好在,如今的谭乔已经从曾经的阴影中走了出来,继续用自己的方式给人们传递正能量。
然而没等网友们高兴多久,就又有一桩坏事找上了谭乔。
2022年7月,突然有一家小公司跳出来说成都电视台已经把《谭谈交通》的版权卖给了他们,现在他们要追究谭乔的版权责任。
这几年,网络上对节目的转载和二创数不胜数,这样一来,谭乔不仅要把家底赔个精光,还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。
然而这样的指控完全是“流氓行为”,当年的版权是由成都电视台和交警队共同持有的,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找到节目主持人的身上。
这一举动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,可谓是“司马昭之心”了。
好在,在谭乔的不懈努力下,最终他维权成功,躲过了这场无妄之灾。
“无所不能”的谭警官并没有被打倒,如今的他重新回归了观众的视线,继续书写着感人的故事。
结语如今的谭警官,虽然已经不再是节目主持人,但是他也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。
他还去探访了曾经节目里的“老朋友”,“福贵大爷”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,“气球哥”也找到了新的工作。
看到大家的生活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,谭乔也由衷地感到欣慰。
有人说:“人间破破烂烂,但总有人在缝缝补补。”
而谭乔,无疑就是那个看透了人生苦难的本质,但是依然愿意燃烧自己温暖世界的人。
而我们也相信“好人终有好报”,谭警官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能一路生花,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。
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Copyright 2015-2022 欧洲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