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本报记者 黄启哲
近日,沉浸式科幻体验《三体·引力之外》(以下简称《引力之外》)正式在上海徐汇区西岸凤巢推出,成为继刘慈欣小说《三体》改编同名动画、电视剧后,又一问世的IP改编之作。
“三体”IP密集上新,这次的沉浸式体验有啥不一样?最直接的,《引力之外》是唯一一个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参与的“三体”IP。更全面地说,围绕“沉浸式体验”五个字,从3400平方米场馆打造“万有引力”号战舰到人人可进入的“太空冬眠舱”;从XR、AI完成的太空奇景到人手一只NFC手环;从与原著角色的自由互动再到最终参与决定人类命运走向……无论是从科幻实景还原度、数字交互性还是戏剧互动性,都可以视作是“引力之外”为三体IP开发创下的多个“第一”。也正因如此,《引力之外》开票当天,888张“早鸟票”即告售罄。
(资料图片)
沉浸式体验,到底会为“三体”IP带来怎样的新意?记者特别探营,带你一同登上“威慑纪元”的“万有引力号”,开启惊心奇妙的太空之旅。
科技含量:当中国科幻以AI、XR照进现实
当“三体”IP成为线下体验项目,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那些作家笔下的幻想,将以何种形态成为可看可感的场景设备,从而带领观众“穿越”到近200年后的太空世界。而这,也成为《引力之外》着力攻坚的关键。
来到商场七楼,醒目的“舰员签到处”召唤观者登舰。作为人类舰员,观众除了佩戴好带有身份标识的NFC“舰员手环”,还需要选择战舰上的分工组别,从而在各自“长官”的带领下,完成“万有引力号”空间不同的探索和剧情的体验。
乘太空电梯从地球一路“直达”太空,在进入战舰之前,观者先是被带入地球同步轨道基地,瞻仰“末日战役纪念碑”。观者可以通过XR设备,聆听人类与三体人爆发末日战役时,牺牲烈士的遗言。登上战舰,真正的太空科技之旅启程。每个组别根据分工,都会“解锁”各自不同的科技互动体验:比如参谋组的太空信号监听、比如工程组应用AI手势识别体验太空采矿等等,全面“还原”了星际生活吃、住、工作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冬眠舱”“心理诊疗舱”等太空设备的体验,还与剧情的展开息息相关,从而使得科技设备的趣味性与沉浸感大大增强。
人类对于太空的好奇与对未来的畅想,是以“三体”为代表的科幻IP核心魅力之一,相比于影视大片带来的绮丽视效,相比于科技馆天文馆里相对独立的互动项目,《引力之外》连通两者,让普通大众以可知可感的方式了解到当前科技前沿技术的应用。该项目创意总监卢昌婷希望“尽可能地融入高新技术,让大众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体验太空生活”。
戏剧深度:90万字鸿篇,为何只取50页
体验完整个项目的观者会有感慨,《引力之外》这段故事放在“三体”世界里并不算特别“起眼”,它是第三部《三体III:死神永生》里的一小部分。其讲述的是人类与三体建立了威慑和平后,派出“万有引力”号,在三体人的两颗“水滴”陪同下,对末日战役中疑似“自相残杀”幸存逃逸的“蓝色空间”号进行追捕。而这与此前《三体》动画与电视剧的故事情节有很大不同。
面对90万字左右的小说,为何只取50页的篇幅?卢昌婷认为,对于沉浸式体验这种形式,更适合讲述一个有限空间、有限时间阶段里面的故事。“这段故事的戏剧冲突几乎都聚焦于战舰之上。”这也成为此次“三体”IP改编最大的难题,尽管符合戏剧性的段落找到了,但作为系列作品最后一部的故事,如何让看过和没看过的观众都能更好“入戏”?编剧、创意策划张喻澍介绍,除了必要的前情提要,《引力之外》将更多的世界观架构和情节藏在场景、道具、台词之中。
此外,在主创看来,《引力之外》所发生的时间也是“三体”历史中的关键节点,这个瞬间是人类真正意义上,从地球人类往太空人类转变的瞬间。卢昌婷说:“这段故事既探讨了人如何面对未知的宇宙,又探讨人类和三体人之间,到底是怀疑还是信任。”因此观众也在体验尾声,迎来戏剧的高潮——全体舰员投票触发最终结局来决定地球命运。
据了解,《引力之外》在上海“首发”后,有望在全国其他城市陆续展开,让更多观众亲身体验“三体”世界的奇幻。
Copyright 2015-2022 欧洲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